在惨败菲律宾后,舆论的焦点无情地指向了中国男篮主教练乔尔杰维奇。与之前的杜峰、李楠等教练一样,他成为了公众和媒体质疑的对象。在体育圈,输球后问责主教练,甚至解雇是常见的做法,因为球员是宝贵的资产,尤其是国家队的球员,他们的状态和表现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荣誉。
遗憾而可悲的是,我们的球员水平尚待提高,但他们在联赛中的生活过于舒适,不用刻苦训练也能维持较高的生活水平。这种环境下,球员的注意力不集中、体能崩盘等问题逐渐显露,而这些在乔尔杰维奇固守的联防和一盯四联防守策略下被掩盖了。
乔尔杰维奇坚持使用联防,其实是为了保护胡金秋的体能。周琦的意外受伤使得胡金秋的出场时间大大增加,到了第三节体能枯竭,防守时显得力不从心。乔尔杰维奇在面对克拉克森的进攻时,必须考虑到胡金秋的体能状况。上一场对阵安哥拉的比赛,乔尔杰维奇让王哲林休息,而胡金秋长时间上场消耗很大。这一场对阵菲律宾,周琦受伤后,胡金秋成为唯一可用的中锋,需要面对对方老中青三代球员的挑战。
关于为何不换上王哲林缓解胡金秋的压力,这也是媒体和球迷质疑的焦点。尤其在周琦受伤后,乔尔杰维奇的用人策略受到了更多质疑。然而在之前的比赛中,王哲林的表现并不理想,两次篮下空篮不进和两罚不进,反而造成了分数的丢失。乔尔杰维奇在赛后发布会中依然为王哲林辩护,但舆论的压力和团队的建议最终导致他做出了调整。
偶尔的赢球比输球更可怕。当中国男篮击败安哥拉,直通奥运的机会似乎触手可及。但媒体依然充满不切实际的期望和幻想。外界巨大的压力给了乔尔杰维奇巨大的压力。他需要在满足外界期望和坚持自己的战术之间找到平衡。如果改变战术或换人,媒体和球迷的论调往往会指向教练和球员的能力问题。
乔尔杰维奇面对的现实充满了无奈。他曾在塞尔维亚和美国执教时遭受过尖锐的批评,但他从未退缩。然而在中国男篮,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。我们的评论员、解说员和媒体人影响力巨大,他们的言论往往能左右舆论的方向。但输球不是一个人的问题,而是整个团队的问题。
归根结底,这不仅仅是一个主教练的问题,而是整个篮球体系的问题。四年前的改革至今,成果被媒体质疑的同时也在不断努力推进。但最终,我们依然无法逃避“以成败论英雄”的逻辑。赢了,战术和坚持会被赞扬;输了,则会被指责为固执和不可救药。
球员在CBA联赛中能打出高得分和高强度比赛的表现,但在国际赛场上却难以持续发挥水平。这暴露了我们在体能、技术和执行力方面的全面落后。即使是世界级的教练如科尔、斯波等来到这里也会面临挑战。世界杯的惨败揭开了我们篮球发展中的问题,我们需要正视这些差距并积极努力改进才是解决之道。我们不能再被所谓的综艺节目和高大上的联赛形象所迷惑了。真正的篮球实力和水平只有在国际赛场上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。